关于爻辞解卦与六爻预测学的选择 爻辞卦辞解卦

各位好,我是carfiled,才刚学易经半年左右。

刚开始看南怀瑾的易经书,接着就是傅佩荣的,然后一路都是学用爻辞解卦,以金钱卜卦。

但最近两周接触到 六爻预测学,乍看觉得很厉害,但是越看越困惑。厉害的易友可以精确的解卦解到日期时间,甚至进一步看出六亲的关係。所以觉得很厉害。

但,困惑我的是—-我一来看不出这其中的逻辑关係,二来无法理解为何会有值日空亡,为何六爻可以强弱胜负。三来就是,这一切总感觉有种穿凿附会的错觉。再者,就是有时候按照爻辞解卦之后,若是按照六爻预测学解卦,却又可以解出差异很大的结果。——当然,这也可能是我学习不够的结果。

所以,想请教板上同好。

第一,这六爻预测学学习的必要性么。

第二,为何这两者可以差异这么大?

 

单纯请教,谢谢。

如针对关于爻辞解卦与六爻预测学的选择-爻辞卦辞解卦仍有疑问,推荐阅读更多六爻排盘请大师解卦,六爻安图解卦,六爻解卦简单实例相关内容:

要看懂《周易》的文辞,必须先明白各况代表符号的含义。单纯研究文辞,不考究符号的含义,就弄不懂各部分的前提背景,古奥的文辞会让读者迷失方向,无的放矢,而且同样的文辞,在不同的背景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认真阅读《周易》的爻辞,我们会发现在一些卦中六爻有明显的上下层次变化,如乾况:

购买相关课程资料
关于爻辞解卦与六爻预测学的选择 爻辞卦辞解卦

宋国元2017金锁玉关全程面授课堂笔记珍藏版上下册

共以下 5 个回答

  • carfiled 2023年5月23日 15:05

    很是赞同版主的观点。也是,这是两种读书方式。一个就是命理,易经的八卦衹是个工具。一个是哲学,易经是本体。

    进来正拜读对岸的王虎应的六爻预测学,以及台湾黄四明的易经书。同时搜罗了不少六爻预测学的相关书本。六爻预测学的逻辑性我真的一直没有抓到,这个月日空亡怎来的,什麽的化进化退的,百思不得其解。反倒是这类以爻辞解卦的,逻辑性就相对很清楚,很轻易便可以融入。説真的,我学习易经,的确就是以哲学的角度来切入解卦,并作爲人生自己于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

    这个方式就与傅佩荣的着作“易经与人生”,裏头所説的基本相同。

     

     

    0 赞同 0 条回复
  • SanXuanYouRen 2023年5月23日 15:05

    大家好!略有不同的角度看”易经正统问题”…..或恐也有错误之处,还请大家不吝指教….如下:

    总结:易经_本来真面目(近年最新考古研究_新发现)●”先天易”(伏羲易.连山易.归藏易.北宋道士陈抟.邵雍<<皇极经世>>)老子<<道德经>>与归藏易之关係(十二辟卦/消息卦)●文王.周公”后天易”(周易).孔子师生之<<易传>>(周易注解)

     

    1.最初原本的易经,产生于上古伏羲时代,原只有八个三画卦,据最新考古学研究证明,原是纯用来记录观测天文而创造曆法(即上古之”八风曆”),而那时的人类,并尚未真正发明文字,因此那时的”八卦”,其实就是当时的”文字”,用来纪录天文观测的文字!因为上古人类茹毛饮血时代,以至后来进入农耕时代…任何大自然天气变化如: 风雷雨雪烈阳之变,都将直接大大影响其生存,然而上古那时的人们却对”天”一无所知,所以”敬天”.”畏天”进而想要去”观测”天象变化!(古人长期发现星象变化对应一年), 为求最终能”预测”天侯变化,于是便产生了”易学”(八卦)2.后来因为起初所创的八卦”八风曆”不够精确,因此后来才会陆续出现”五行.天干地支.六十四重卦(三划卦,两两相重而得之)”3.后来一直该良到我们中国人今仍延用的阴曆,对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之天侯变化之预测,则神奇準确,简直就像今日的气象预报一样,对后来”以农立国”的古代各朝代人类生存,有莫大依赖!但因在近几十年来地球因人为污染而产生”温室效应”,造成气侯异常.时序大乱…导至预测失準!4.后来到了中古时代(周文王开始到春秋孔子之前为止)人们在已能藉由”易学”去準确”预测并驾御”天气变化之后,更不满足地,想去藉由五十根筮草的排演,模拟天体运行而得出随机之象数以推演预测”人事吉凶”之”占验” !于是,就有了周文王及周公旦父子,分别为原本只是”纪录天文星象符号”的八卦或六十四卦,加注解说文字(卦辞.爻辞)因此才有<<周易>>(也称<<易经>>; 经者,圣人之言也!)但此时,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却很可能多已大失其原有之”天文”涵意!(至少在”十二辟卦”以外的五十二卦,是如此!)而”筮卜”这事儿,其中就涉及到二个层面的问题:筮卜的準确预测,其基础建立在…..1.”天人感应”(佛教名为”依通”,是人人原都具备的神通之一,但前题是卜者先心诚,方灵!)2.宇宙全息论(通于佛教<<华严经>>之”一花一叶皆见如来”)大至宇宙星体,小至微尘,包括人世一切之中,全都在统一宇宙法则运作之中;反之,从一微尘中也能见到完整 的这一宇宙法则(老.庄称作”道”.孔儒叫做”天”.佛家名之为”如来”)3.至于六十四卦被改造成”人事吉凶”之涵意符号后,虽已脱离其原本”天文含意”,仍不失其筮卜时之準确性!(因为卜之準确与否?期实在”神通,而非以何工具或方式)但,周文王为灭商作準备.及至周公平定天下后来”制礼作乐”治天下….这二位饱负人生阅历与智慧的圣人,当初在”重演六十四卦”与”编写卦辞.爻辞”之时绝对不会乱编那些文字,而是把自己一生 ..如何待时创业?趋吉避凶..应对进退的经验智慧,编入<<周易>>此一”卦书”文字中!但此时却他们遇到了一个重大难题,易学六十四卦符号,原本涵意,只是用说明天象曆法气侯变化”规律”的符号..如今欲拿来改为预测人事,岂可硬套乱套?!因为,世间每种人为创造的符号,原各有其原来用途,如今若要拿来另作他途,就不得不加以变造!于是乎! 文王.周公父子,重演八卦及六十四卦,以他们二圣的丰富人生经验及哲理智慧,改造了易学”原有”的涵意,使之更能为”人事”所用!因为…人事吉凶祸福之发生,虽在”长期间”历史角度看来(如今之台湾,从1949国民党丢失大陆起,撤退台湾东山在起”复卦/一阳来复,后经两蒋.李.扁.马英九…以至今日蔡英文政府时代),国运的演变仍100%完全符合”十二辟卦”的演变!但就每阶段”短期间”之台湾社会天灾人祸之发生,却不可硬套演示自然之理的”十二辟卦”(十二消息卦)!因为,个人或社会国家之短期间天灾人祸,其内含因果关係,其实更为複杂!(包括人为自由意志为祸为福..自然天灾..甚至佛教所说的三世因果…)因此,”易学”到了中古时代(周朝),六十四卦,每所原被赋予的”天文”含意,除了已多被该改造转变成不甚搭轧的”人事”含意,用筮卜来预测未来,但,所凭藉的,不再是”规律的天文经验法则”,而是”一时间”用诚意所感动的天地”神灵”示卦指示!(此类记载,可详见当时的古史<<尚书>>)这道理,就如今天我们到民间庙里去求”诗籤”(非基于”周易”所编)4.承上,文王.周公父子,不但变造了易之六十四卦多数涵意,周公在编写各卦”爻辞”(每卦六爻)之时,纯为能达”藉卦喻事”(看图说话)便另新根据一套哲理,创了一套””乘.承.比.应””法则(所以,无法用于天文曆法),来藉以编写<<周易>>64卦中之384条爻辞!然而,周文王及周公父子所改造或创编的那些”卦爻新法则”,则散见于<<左传>>.<<尚书>>.<<春秋三传>>之中,后经500-700年到了东周末年,被周公的一位超级大粉丝”孔子”及其门人,再以孔子个人思想,略加变造使之更圆融而达意,汇整补充而成今日的<<十翼>>(易传)因此,<<周易>>至此又摇升一变,升华成一本儒门最至高无上的经典,所以被收入于儒门<<十三经>>中(如同佛教之<<大藏经>>)因此,今日我们再研学<<周易>>经.传之同时,就等同于在研习”儒门最上乘之法”(群经之首)也就因此,南宋朱熹之<<周义本义>>一书中,才会说:[ 孔子之易,非全是文王之易,文王之易又非伏羲之易!]亦故后世,乃称”文王周易”为”后天”易学;伏羲之易(含连山易.归藏易),是为”先天易学”!先天易学长于对天文曆法.风水地理. 长期间历史人事之占算(如农民曆.江湖五术.北宋邵康节之<<皇极经世>>…)并主重”顺应”天道之变化(被动),如老子<<道德经>>据当今学界研究,实源于先天<<归藏易>>而”后天文王易”(周易),则长于”短期间”人事突发之祸福吉凶之卜算,如 <<周易>>之大衍古筮法.及北宋邵雍採用西汉孟京易学”纳甲法,所创之<<梅花易数>>….等等…

     

    于是乎,今日我们学<<易>>,不但须知”先天易”与”后天易”实各有所长,侧重点各异,先天易主占卜;后天易除卜算,更重”儒理”(圣人哲学),但更不能盲从迷信<<皇极经世>>此书!因为人类有”自由意志” ,故可藉 “圣世明君”或”乱世昏君”对国运社会之人为操作,而达盛衰周期干预之功!但是,物极必反…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潮来潮往.四季往来….皆为万古不变之天道演变规律,人类群体,也是大自然之一部份,安能自外于天道阴阳消长之外??故永有古今朝代盛衰之变!.言而总之,北宋邵雍之<<皇极经世>>按先天易学<十二辟卦>之理,把古今原本用来预测一年十二月各分属<十二辟卦>,二十四节气扩大用于人类初生至毁灭之各期间预测而以”元.会.运.世”配合天文曆法之说,成功处在于揭示出人类社会长期盛衰消长所必经之卦序!,但失败处,却在于…邵雍忽略了”人类自由意志”可延长或缩短盛世乱世之周期时间!故又岂能以天文曆法之规律时间,来準确预测国家天下之流年大运时间?!是故,自古以来,有人信他,却也有人不信他!然而都是各说各话,无法获得共识!Ps:十二辟卦,源自西汉孟熹,至今仍被农民曆及中医所沿用,主要是,只以十二个卦象,来演示天地阴阳二气消长之理!其易理,独立于<<周易>>六十四卦之外,据当今学界研究,应源于伏羲先天易学之<<归藏易>>(比对老子<<道德极>>发现,老子一书实出自<十二辟卦>)补充:

    故<<周易>>主重以人为修养之智慧进退”因时制宜”,而非如先天易学之一味”被动”顺应自然之变(如<<老子)……..由上,三千年来易经神秘面纱已揭开,各家之争可休矣!江湖术士可无须再搞神秘矣!村夫愚妇亦可学易有成矣….! 世间学术之神秘,盖皆因世人藏私秘而不传,甚至刻意误导后人并以讹传讹矣!

     

     

     

     

     

    <<<<破解_江湖术士之易学 >>>>江湖术士所用之<<易经>>(如六爻预测术.紫薇斗术.八字….),到底与中国历代官学科举之”正统易经”有何区别?据说其源自于”先天易学”(夏朝之<<连山易>>,商朝之<<归藏易>>),而据实际研究其内容而言…以易经”六爻预测法”(如唯心圣教,于今于全台湾各县市开班推广的)而言,似并非与<<周易>>有啥甚深关係,而是…藉<<周易>>之躯壳(六十四卦之符号),另外经由”干支”之转换,最终化变成”五行”(五行源自<河图>.<洛书>,原是上古天文曆法之五星,该曆法更早于伏羲画八卦而成之”八风太阳曆”),再以五行之”生克沖合”断吉凶。江湖<<易经六爻法>>具体方法简述如下:1.卜卦:藉由传统<<周易>>之起卦法(如筮草大衍法.金钱起卦法…),先卜出一”六爻卦”(易经六十四卦)。2.装干支→定世应: 再按西汉”京房易学”之八宫卦表(六十四卦之顺序异于<<周易>>,且各卦皆有”五行”及”世应”,标注其卦之属性及世应之爻位)..及天干地支(古代有别于易经八卦或六十四卦以外之另一套天文曆法预测术)把所卜得之卦,六爻皆各转换成 “天干地支”并标注出”世”.”应”所在爻位…3.安六亲/六兽:即是根据上述各爻所转换之干支,依属性再转化”五行”,由于 “五行”原就具有”相生相克”关係…因而可再进而把六爻各自转换成” 六亲”(我.父母.兄弟.官鬼.妻财.子孙)4.最终,如上所述,六爻便各能代表”六亲”且各有明确之”五行生克”关係,加上”世应”(“世”所属之爻位代表占者自己,”应”所在之爻位代表对方),再加上”变卦”之变爻五行属性及占问时间所属之干支所化五行属性,最终就能根具一些断卦原则而能清楚具体看出…所占问之事吉凶及应验之日期时间了…

     

    【易经‧六爻预测法】除比传统<<周易>>之以卦爻辞去断卦还精确明确具体,且能与民间藉六十四卦符号为躯壳,或是毫不讲六十四卦只讲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的 ..风水地理堪舆..八字..紫薇斗术…奇门遁甲..六壬…等等古传江湖玄术直接接轨!

     

    结论:实质而言,上述江湖术士之五术,其实只是借用六十四卦符号为躯壳(载体)…实际将卦爻换算成干支,再化变为五行,终以五行生克来断吉凶!其断卦原理与断卦依据,跟周文王父子所作之<<周易>>经文(卦爻辞),甚至孔子师生所作之<<十翼>> 一点关係也没有!!!换言之,时下江湖术士虽口口声生卦谈”周易”(<<周易>>又名<<易经>,经者,圣人之言也! 圣人者,文王周公孔子是也!),学完全与”周易经文”(文王卦辞.周公爻辞)…无关,又怎能说是<<周易>>?!但今日我们,却似应如下持平看待:1.

     

    周文王父子及孔子师生,以个人智慧哲理,发明”错综互变”及”乘承比应”之原理,重新诠释原属天文曆法的八卦及六十四卦符号(含 384爻), 而将易学或<<易经>>….改造成专为卜卦及哲学之用!于是而成历代儒教五经之<<周易>之经文(卦爻辞)、《易传》(十翼)! (注:自古《易经》有三种,除<<周易>>外,原也包括近年考古上所发现之完整 <<连山易>>.<<归藏易>>版本)周文王及周公旦父子汇编《周易》此事,就变造《伏羲先天易学》之角度观之,不亦同于历代以至今日,我们所称江湖术士之学吗?再就为服务人群而言之,岂不皆为”经世致用”乎? 只不过一者偏重以哲理教人改善人生,一者以测算教人趋吉避凶 !真正有异者,是使用这些技术者之居心良善与否? 过度否? 工具本身没有善恶之分,有善恶之分的只是人心@2.其实,源自京房的易学(江湖术士的根源),并非从来只在民间,西汉时”京房易学”也曾一度成为官学(官方易经代表),只不过到了东汉,就被费直的古文易经学派给取代而回归<<周易>>经传(文王卦辞.周公爻辞.孔子<<十翼>>)…历代科举官学易经正统,往后再经魏之王弼..唐之孔颖达.李鼎作…北宋程颐..南宋之朱熹..直明清,一直都是以<<周易>>(文王父子卦爻辞及孔子<<易传>>)为易学正统….而源自战国”隐士易”(应与<< 连山易>>.<<归藏易>> 有关)之西汉京房.焦赣.孟熹….之纳甲术/六爻法,纳天干地支与五行之江湖易学,则一直于民间江湖术士及道门中流传并逐渐积累改进,如唐末宋初的麻衣道人<<火珠林>>…北宋道士陈抟<六十四卦方圆图>…邵雍<梅花易术>(与上术六爻法不同,虽也採用干支五行,但断卦时也兼採<<周易>>经文及<<十翼>>…直至明清,再经改良而大盛,而成为中国最完善最重要最大宗的占卜术 !

    0 赞同 0 条回复
  • SanXuanYouRen 2023年5月23日 15:05

    中国大陆_易经六爻泰斗兼数学家(廖墨香 )

    Youtube 网址如下:

    watch?list=PLsr9TytTUutcEOdQN5ie_CeE3djAOqvtp&v=9hEcMLqTECc&app=desktop

     

    0 赞同 0 条回复
  • khs 2023年5月23日 15:05

    三玄兄:

    拜读大作,深觉您乃真有心人,希望日后,在这易学圣殿上,您能用您所学,展开在易理或解卦上的新概念,如您所说,易卦的演变(应该説万事万物的演化),其动力莫不是在能「经世致用」,故「用」才是判断价值的标準,这也是小弟当时抉择放弃京房纳甲的主要理由。

    此外,小弟也看了几集廖墨香的演示,勾起了二十几年前学纳甲的一些回忆,他的演示确实是对有心学习纳甲者很好的课程。

    0 赞同 0 条回复
  • jack 2023年5月23日 22:49

    你所谓的六爻预测应该是坊间所谓的「文王卦」,更精确的来说这是源自于京房纳甲法的火珠林法。总之称呼非常多与杂。因为这原本就是流行于民间的诸多命理算法的逐渐堆累而成。

    这种方法比较流行于民间的江湖术士之间,将六爻纳甲之后可以与择日命理之法接轨。其吉凶论断乃基于五行生剋与六亲、六兽,世应等。这些原理都与《周易》的八卦、阴阳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其共通点中比较大者,大概就是都使用到六十四卦。

    其实自古以易卦来预测的方法原本就很多,周礼就记载有连山、归藏,与周易。但传下来的只有周易,至于有人假连山、归藏之名者,那一定是胡扯,甚至可以直接说,十之八九都是骗子。因为这原本就是失传的东西。世传的「归藏易」如马国翰所整理的辑逸文字,还有近年出土的王家台秦简,再到清华简,也都只是学界的推测,还无以证实。更何况这些可能的「归藏易」,除了清华简的应用轮廓较为清析之外,其余的,其实除了留下一些古卦名可供研究之外,如何运用也都是完全无迹可循的。不过这些出土证据,也都证实是异于周易的另一种易卦预测系统。由此推理,京房易到底是汉代突然有的,还是有更古老的传统,这也是个迷,它未必不是一种古法。

    时间再往更现代来看,宋邵雍的梅花易术,又是周易的八卦卦象与五行的另一种结合。

    这些不同系统之间,有他不同的逻辑与哲学思想,基于这个思想而有了不同的预测方法。

    但就「预测」能力上,个人从来是不相信的。善为易者不占,因占筮走到最后,应该是对于人生上的启悟。从预测能力上来看占筮,最后很容易走向迷信,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就是迷信之路的开端。

    民间对于算卦的主流应用都是要帮人预测未来的可能结果,然后让你相信那个结果,这是基于未来是可预测计算的一种前题。这也是火珠林法最专精的地方,它以一套複杂的方式把人带到玄妙不可知的理论之中再告诉你一个可能的未来,然后问卦者相信了,然后…..所以若要开馆帮人算命这真的是一套很好的方法。

    这没有对错好坏,端视使用者用心好坏。就像拜神,好庙助人得到心灵的平静,坏庙神棍则骗财骗色。因此工具没有好坏对错,只有你的学术选择。你喜欢那一套系统,就选择那一套。

    预测方法上,周易也是很丰富的。只是许多八卦卦象、爻象等预测功能,一般大学不大强调,多只强调「经文」,然后多数以繫辞、彖、象等为主要说明的教材。

    先前写过一篇文章,可供参考:

    0 赞同 0 条回复

# 回答此问题

后才能回答